医疗信息化包含多个环节的信息化,如医疗服务的信息化、医疗支付的信息化、医药流通的信息化以及医疗器械器械信息化、医疗检测机构信息化等。本文主要分析医疗信息化能够从哪些方面助推未来十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重心从治病向防病的转换及其背后的投资机会?
卫生医疗体系暴露出的疫情防控短板
长期以来,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心在于治病。SARS之后,虽然在防病方面的投入有所增加,但从这次新冠疫情阻击战的情况看,我国“治病”为主的医疗体系建设暴露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头部”医院负担过重,普通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效医疗服务供给能力不足。这导致后者难以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应有的功能,影响区域医疗服务水平、医疗卫生体系运转效率。
目前我国共有医院33003所,其中三级医院2548所,占比7.7%,三级甲等医院1442所,占比仅为4.4%。但是三级医院每年获得的财政补助收入增速显著快于二级和一级医院。2010年,三级医院财政补助收入为352.94亿元,二级医院为359.06亿元,一级医院为24.64亿元。到2018年,三级医院的财政补助收入为1532.79亿元,二级医院为1014.05亿元,一级亿元为61.36亿元。2011年起,三级医院的财政补助收入就已经超过一二级医院财政补助收入之和。
从卫生人员数量看,三级医院也远多于一二级医院。例如,2018年三级医院的执业医师数量为93.76万人,一二级医院执业医师数量分别为13.12万人和69.9万人。床位数方面,三级医院有236万张,二级医院有245万张,一级医院有58.5万张。问题是,二级医院卫生人员数量远低于三级医院 ,床位数更多并不意味着二级医院有效医疗服务能力会好于三级医院。产出依赖于投入水平,三级医院获得更多的投入,自然其医疗服务供给水平更高。这就造成患者集中于三级医院,尤其是三甲医院就诊。这导致头部医院不堪重负,而普通医院的医疗资源不能等到有效使用。
2008-2014年三级医院的病床使用率始终在100%以上,这意味着三级医院长期在超负荷运行,同期二级医院病床使用率不足90%,医院病床使用率不到60%。2015年以来,三级医院病床使用率有所回落,但仍在95%以上,一、二级医院病床使用率仍维持在原有水平。三级医院诊疗水平更高,群众希望获得更有效的医疗服务,这是人之常情。2016年三级医院诊疗人次达到16.28亿次,超过一、二级医院诊疗人次之和。但是当发生突发高传染性疫情时,医院人满为患,反而成为疫情可能的重要传播场所。
其次,疫情的搜集、分析以及传递能力不足。事后看,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医疗系统对疫情的认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明显滞后于疫情的传播速度。这体现在几个方面:
其一,疫情初期曾经多日没有通报疫情信息,确诊病例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但是事后看,不少医疗人员感染新冠肺炎的时间正式处于这一段时间。而医疗人员出现同样症状的病情却不能引起卫生管理机关和疾控系统进一步的重视,至少说明现阶段医疗系统对疫情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能有明显的不足。
其二,由于疫情信息的掌握不够全面,这导致初期对疫情的传染性认识不够,甚至还判断未见明显的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未能向社会预警,提升全社会防护意识。
其三,疫情上报后,卫生管理机关未能有效将疫情信息在医院内通报并采取有效措施,导致初期疫情院内感染严重。本次疫情殉职的医疗人员来自于眼科、甲状腺与乳腺科、消化内科,受感染的医疗人员也来自于不同科室。而最早上报疫情的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由于防护措施得到,该科室无一例医护人员感染,也没有病人交叉感染。换句话说,当疫情已经被上报后,医院之间对疫情信息的横向沟通严重不足,导致其他医院在疫情初期未能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院感事件的发生。
医疗信息化加速带来的投资机会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医疗信息化在硬件投入方面的本质是卫生机构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远程诊疗、医疗数据整合与分析等都离不开互联网技术。因此,5G、服务器等领域均将受益于医疗信息化的建设。
智能医疗设备
从防控传染病的角度看,智能医疗设备将可疑的传染病迹象自动上报到疾控中心等公共卫生机构,有助于提早发现传染病并及时防控。从治疗慢性病的角度看,智能医疗设备实时采集的数据有助于医疗人员更准确判断病情并对症施药。医疗设备制造业也将获益于医疗信息化的加速建设。
设备维护服务
医疗信息化加速后,相关设备规模将大幅增长,设备维护的需求也会相应扩大。5G网络、服务器需要定期维护,而医疗设备的维护也需要专业的维护服务。因此,医疗设备基础设施的投入也会对相关维护服务需求有提振作用。
硬件设施到位后,各类管理系统需与之配套
例如,公共卫生监测系统,医疗数据的整合、分析系统、互联网医疗APP开发商等。针对卫生健康事业攻防转换而言,软件领域中,最核心的部分医疗大数据算法的开发。医疗大数据的利用水平是医疗信息化在防控疾病领域发挥作用的成败关键。
特别声明:前海天智官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